工程机械设备工作装置液压系统故障维修保养技术
l 铲斗转斗无力,容易掉斗或铲斗上飘
原因分析
如果只是铲斗容易掉斗或上飘,但动臂提升正常,则故障不在工作齿轮泵,而在分配阀中的转斗缸操纵阀杆部分及转斗缸方面,而且多数是由于转斗缸活塞上的单向阀未能“关死”,液压缸上下腔相通,或转斗缸活塞上的油封破损所造成。如转斗滑阀与阀体的配合间隙超过0.035mm,泄漏量太大,压力上不去,也会造成此故障。
排除方法
拆卸转斗缸,检查活塞上的单向阀,使其“关死”或更换活塞上的油封或者分配阀。
l 动臂提升无力或提升速度太慢
原因分析
(1)、如果只是动臂提升无力,转斗不会掉斗,则不必检查工作泵,故障仅发生在工作分配阀的动臂操纵杆配合部分,或因动臂缸活塞油封破损所致。
(2)、如果铲斗翻转及动臂提升同时无力,则故障常是齿轮泵烧伤严重或漏油严重,或工作阀的调压阀门没有“关死”,或是压力调节不当,或是调压弹簧损坏所致。
排除方法
(1)、更换液压缸活塞油封,或检查动臂阀杆与阀体的配合间隙是否超过0.035mm;必要时更换分配阀。
(2)、检查工作齿轮泵是否烧伤,液压泵驱动轴上的骨架油封是否损坏,分配阀的调压阀是否损坏;必要时更换已损坏的零部件。
l 工作齿轮泵爆裂,端面漏油
原因分析
工作分配阀中的调压阀或溢流阀卡死,系统油路处在封闭状态,系统压力无限升高,最后导致齿轮泵泵体炸裂。操作人员没有按说明书要求操作,擅自调整压力,使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也容易造成齿轮泵泵体炸裂。根据实践经验,将调压阀的调压螺栓顺时针转动一周,系统压力大约可提高3.0~4.0MPa,反之,系统压力大约可降低3.0~4.0MPa,工作齿轮泵内部由于长期承受高压,使前、后两个泵盖及泵体的连接螺栓受拉力变长,造成松动漏油。泵盖或泵体有径向裂迹(或午刮伤纹迹),泵盖与泵体之间的O形密封圈破损,也会造成漏油。
排除方法
应经常拆洗分配阀的调压阀,保证调压阀工作正常、移动灵活。应定期(大约6个月)检查齿轮泵的泵盖与泵体的连接螺栓有否松动。有时,由于螺栓孔的深度较浅,螺栓无法锁紧,此时应把螺栓相应车短。另外,两侧板的消压槽应安装在齿轮泵的高压腔,以免液压泵产生“困油”,造成液压泵炸裂。
l 转斗缸出现“拔缸”现象,拉杆弯曲变形,转斗缸销轴的关节轴承容易碎裂,转斗缸活塞的锁紧螺母连接被拉坏
原因分析
当提升动臂到一定高度,铲斗处在向下翻转极限位置时,转斗缸活塞杆的外伸长度最短,动臂的限位点与铲斗底面接触,如果继续提升动臂,此时铲斗就不可能随着动臂的继续提升而向下翻转,但此时转斗缸两端的支撑点和摇臂支撑的相对位置却要随动臂的继续提升而发生变化,这就迫使转斗缸活塞杆外拉。由于在动臂提升过程中,转斗缸的前后腔处在封闭状态,活塞杆外拉必然会引起前腔压力迅猛增加,前腔压力剧增会打开通往后腔单向溢流阀门,油液将从前腔流到后腔。前腔压力立即下降,活塞杆向外伸出,此现象称为“拔缸”现象。“拔缸”现象容易引起转斗拉杆弯曲变形、转斗缸销轴处关节轴承的破损和转斗缸活塞的锁紧螺母容易脱牙等故障。由“拔缸”现象可知,如果活塞内的单向阀门“卡死”(打不开),当动臂上升时,转斗缸前腔由于运动干涉会产生“困油”现象,此时,拉杆受极大的压力,活塞锁紧螺母的连接也受到极大的拉力,销轴处的关节轴承受到拉力的作用等等如果干涉严重,则上述故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铲斗满斗时,因操作不当使装载机前进时碰撞坚固的障碍物,障碍物反作用于铲斗的反力通过铲斗对拉杆施加压力;由摇臂的杠杆原理可知,转斗缸的活塞杆受到向外伸长的拉力,如果此时活塞内的单向阀门无法打开(或来不及排油于后腔),则造成转斗缸前腔困油,前腔的压力急剧增大,造成转斗拉杆弯曲变形、转斗缸销轴处关节轴承破损和转斗缸活塞的锁紧螺母容易脱牙等故障。
排除方法
操作者在高处卸斗作业后,一定要先收斗(或部分收斗),然后下降动臂,这样可减少因刚性连接产生干涉或碰撞障碍物产生刚性反作用冲击力。
l 动臂在提升时,有时会出现先是下降,然后再上升的“点头”现象
原因分析
工作分配阀的动臂操纵阀是采用负封闭,在换向过程的某一短时间内将会出现进、回油口与工作油口相通的浮动状态。当操纵动臂换向阀以提升动臂时,因有动臂及铲斗的自重作用,必然会使动臂先下降,即所说的“点头”现象;待负封闭段过后,进、回油与工作油口的浮动状态结束,动臂即可上升。此现象不必担心,不会引起其他系统发生故障。